4月19日,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开展“AI辅助创新与项目申报实务”专题培训。培训聚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,通过“集中培训+推广实践”的模式,点面结合,推动AI技术在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学习中的应用,助力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提升。
培训期间,2022 级眼视光医学研究生郝彦淞围绕AI大模型工具在项目申报全流程的应用展开深度讲解,为来自各学院的 30 名骨干学员系统传授AI在项目选题、实验设计优化、数据处理及申报书撰写等核心环节的实操技巧。并通过案例分析,演示如何利用AI工具进行文献查新分析、实验方案优化及申报材料智能生成,引导学员从传统科研方式向智能化科研模式转变,充分发挥AI在创新实践中的赋能作用。
此次培训是学校深化“AI + 双创”教育模式的重要实践,为扩大培训效果,活动采取了“骨干培养+学院推广”双阶段推广模式。参训学员在完成集中学习后,将面向本学院学生开展第二阶段的推广培训,分享学习和应用经验,带动更多同学掌握智能化科研方法。通过“以点带面”的学习模式,培育一批 “AI + 双创”学生骨干团队,形成“学、用、传”一体化的能力提升链条,助力更多学生在科创赛道上实现突破。